买球网址

赣南师范大学关于加强实验室建设和仪器设备管理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发布者:sjxyadmin发布时间:2018年05月24日 00:00浏览次数:

为了加强我校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建设和管理,做到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维护好和发挥好效益,特制定如下基本规范和要求。

一、实验室建设的主要原则

实验室建设是学校很需要的教学基本建设之一,实验室建设必须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实验室建设要坚持符合校情,满足教学需要,建出特色的原则

实验室建设要从学院的校情出发,建立符合实验教学实际和人才培养需要的,具有十大线上买球网址大全 特色和优势的实验室体系。实验室建设既要符合高等教育发展和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也要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办学精神。实验室建设不能盲目攀比或生搬硬套别校的模式,以免造成实验室和仪器设备资源浪费。

2、基础实验室要坚持统一规划,集中建设,资源共享,受益专业面广的原则

各院要根据学科发展、专业设置、实验教学需要科学地规划基础实验室的建设。基础实验室要在一级学科的基础上建设大实验室。基础实验室建设要克服实验室划分细,规模小,技术力量和设备分散的状况,杜绝小而全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公共基础课实验室要从全校的高度进行统筹建设,以保证仪器设备配置的最优化和实验室资源的共享。

3、专业实验室建设要坚持专业发展的长远性和对相近或交叉专业的普适性原则

各院要充分研究学科发展和专业设置以及各专业对实验教学的要求。要坚持在大专业的基础上建设专业实验室,专业实验室要与学科和专业发展的长远性以及对相近专业或交叉专业的普遍适用性相结合,保证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资源共享。要杜绝盲目设置实验室和仪器设备购置不配套或不符合实际需要,造成实验室资源浪费的现象。

4、打通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实验教学,构建相同的实验室平台

各院要认真研究各专业对实验教学的要求,对于相同或相近的师范与非师范专业的实验教学应在同一实验平台上来开展,根据师范与非师范专业的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的不同,可在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上区别对待。保证实验室和仪器设备资源的共享和实验室资源的使用效益。

5、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室优先建设的原则

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正面临着重大的变革,这场变革不仅仅是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观念和内容的转变。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室应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特别是把信息技术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相整合的实验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应放在优先建设的位置,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教学。

6、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建出特色的原则

重点学科实验室主要是面向科研、新技术研发和研究生教育。因此重点实验室建设要紧紧围绕学院创建师范大学的目标,要与学院重点学科建设的研究平台构建和研究人才团队建设结合起来,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建设好具有十大线上买球网址大全 特色的重点学科实验室。

7 、实验室建设要坚持硬件建设和加强管理同步的原则

在加大实验室场所和仪器设备等硬件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实验室管理,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素质,健全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等。加强实验室的管理比实验室硬件建设更重要,要克服重硬件建设,轻管理的行为,使实验室的建设、管理、使用效益同步。

、实验室管理

1 、实验室的管理体制

实验室一般实行校、院两极管理体制,实验室不能从属于理论课程或由教研室管理,应由院直接管理。学校是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由物资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负责全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物资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要做好全校实验室的规划、论证、立项、建设和管理工作。实验室管理实行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实验室主任在院长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实验室的各项具体管理工作。因此,各院要挑选那些懂实验室管理、有责任心的老师担任实验室主任。

2、 实验室的设置

实验室的设置要从学科发展、专业设置、实验教学需要和学校的实际出发。新设立的实验室要进行充分的论证,保证新设的实验室符合专业教学的需要和有饱和的实验教学任务。新建实验室由教学学院根据需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申报,物资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汇同教务处组织相关专家论证,报学院审定批准后方可建设。

3、实验室的物资设备管理

实验室的物资设备包括实验室设施、仪器设备、低值耐用品和实验消耗品四部分。做好实验室设施管理,保证实验室的台、架、水、电、照明、通风、防火、防爆、防盗、防潮、卫生等设施的完好。仪器设备是实验室最重要的物资,仪器设备的管理包括如下环节:仪器设备的申购论证、购置、安装调试、验收、入库建帐、使用和日常维护维修等。低值耐用品和实验消耗品的管理主要包括购置、建帐、保管、领用、报失、报废等环节,每个管理环节都有具体的内容和要求。实验室的所有仪器设备要帐、物、卡相符,做到有帐就有物,有物就有卡。实验室的物资设备要有专人管理,建立责任制。

4、实验室环境与安全管理

实验室的设置和分布要科学合理,实验室要做到相对集中建设,有利于管理。实验室室内布置要规范合理,仪器设备摆放要规范,环境整洁。实验室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做好防火、防盗、防爆、防毒、防漏、防辐射、防污染、防破坏等各项工作。要建立实验室环境与安全管理责任制,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环境整洁。

5、实验室工作人员管理

实验室工作不仅是一项技术性工作,更是一项规范管理的日常工作。因此实验室工作应做到以岗定人,岗位与责任明确,要制定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工作能力和业绩考核要做到科学化和制度化。用制度来管理人,用业绩来考核人,用奖惩来激励人。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6、建立科学合理、公正公开的仪器设备采购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公正公开的仪器设备采购机制,保证仪器设备从申报、立项、采购到安装验收每个环节都做到落实责任制,保证仪器设备的质量,杜绝浪费和防止采购过程中的不正之风。仪器设备采购要把论证申报、计划立项、招标采购、验收等环节既保持相对独立,互相制约监督,又互相协调合作。仪器设备的购置程序是先由使用部门根据教学和科研需要提出申购报告,申购报告要有详细的需求和技术论证,教学仪器设备经教务处审核,科研和重点学科建设设备要报科研处和学科办审核后,统一报物资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计划立项,立项计划报学院批准后提交给物资设备招标小组招标采购。因论证不清楚,造成购置的仪器设备不能使用或不配套,首先要追究申购部门领导的责任,也要追究计划立项部门的责任。

7、实验室的制度管理

实验室的管理要有一套科学完整的管理制度。制度是对实验室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要求的标准,是落实和完成实验室各项工作的保障,要用健全的制度来保证有序的管理。要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违章必究,奖惩分明。

8、实验室的检查评估

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管理部门依据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规范对实验室进行统一的检查和评估,评定其在实验室设置、实验室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实验教学、实验室环境与安全、实验队伍、管理制度、实验室使用效益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提出改进方法。通过评估达到理顺实验室管理体制,强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效益。

三、实验教学管理

实验教学管理是实验室管理和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做好实验教学管理工作有如下基本规范和要求:

1、建立完备的实验教学文件

完备的实验教学文件是做好实验教学管理工作的前提,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实验教学文件主要包括:教学计划、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安排、学生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教师预做实验的实验报告、首开实验项目实验报告、实验教学质量评估办法、实验课程考试和成绩评定办法、实验项目管理卡、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操作指导书等。

2、制定周密的实验教学安排

周密的实验教学安排是保证实验教学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实验教学安排包括实验教学任务与指导教师安排、实验课表和学生实验分组安排等。特别是仪器台套数有限的实验项目,一定要做好学生分组实验安排,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动手操作仪器进行实验。

3、形成规范的实验教学过程

规范的实验教学过程是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主要包括:(1)课前准备。实验室工作人员或实验指导教师在实验前要把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等准备好。(2)实验指导教师讲解。实验前教师对实验的原理、方法、内容和注意事项进行简要的讲解。(3)指导实验。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认真指导学生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详细记录实验操作进程、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等。(4)实验效果检查。学生做完实验后,学生要把实验原始记录交指导教师检查。(5)实验结果的归纳总结。学生实验后写出实验报告交指导教师。

4、严格和创新实验课程考试

实验课程考试是正确评价学生实验能力和检查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实验课要独立设考,实验课程考试包括实验操作和实验理论考试,实验课程考试着重考查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大实验课程考试改革,创新实验课程考试。

5、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推行开放式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更新实验内容,更新实验项目,减少一般的验证性实验,多增加一些综合性、设计性、障碍性实验项目。大力推进开放式实验教学。开放性实验要因地制宜,符合合学校实际。

6、加强实验教学的过程管理

要定期做好实验教学检查,开展实验教学质量评估。全面加强实验教学的过程管理,是了解实验教学效果,及时解决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和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四、说明

有关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管理由物资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负责解释,有关实验教学管理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上一条:赣南师范大学实验教学管理暂行规定 下一条:赣南师范大学实验室工作档案管理制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