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强化党建引领,与赣南基础教育学校党组织开展党建共建共享共创活动,充分发挥党建育人功能,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提供优质教育服务,提升基础教育软实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党支部以社会对新型基础教育数学师资的需求为导向,积极推动数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教师教育共同体。党支部突出大党建思维,坚持抓合力、强能力、增活力,按照“党建引领、组团服务、共建共享”的原则,充分挖掘阵地、人才智库等方面的资源优势,通过系统谋划、统筹协调,建立、完善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党建联盟“共同体”,形成互联互动、相互融合的区域党建一体化格局。自2018年以来,学校先后与赣县等10个县(市、区)以及赣州经开区、深圳龙岗区等6所学校签订共建“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验区”协议,开辟了一条促进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校地与校校合作共建一体化的改革发展新路。为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党支部率先对接学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试点,主动认领数学基础教育改革创新任务,主动融入赣州市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承担了相关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组织支部党员深入基层学校调研咨询,对中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给予了持之以恒的指导。支部党员坚持为赣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赣州市第三、四中学、赣县中学、兴国中学、南康中学等学校提供了数学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及教育教学改革指导。支部党员经常性走近各个中学,通过与教师座谈、现场分析论证,指导中学数学教师进行课题的选题,修改课题申报书,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持续地给予指导、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帮助中学提升内涵发展的软实力给予了实质性的帮助。
(二)推进协同育人服务,凝聚专业人才培养合力
为建立学科示范引领、资源共建共享、项目协同融通、区域联合联动的发展机制,探索建立区域教师教育联动发展模式,开创赣南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数学与应用数学教研室党支部牵头成立赣南片区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形成由“赣南师范大学数计学院—地方政府部门—中小学校”组成的UDS教师培养模式。为扎实推进赣南教师教育联动共同体的建设工作,党支部将进一步研制赣南教师教育发展联动体建设方案,制定赣南片区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章程,启动赣南教师教育联动共同体建设项目,成立赣南片区教师教育联动共同体专家智库,遴选若干个教师教育实践基地,构建中学数学教育实习体系,推动“双导师”制实施。通过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的建设,搭建新的数学教育师范专业人才培养平台。以赣南片区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为载体,通过推进协同育人,进一步加强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生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的衔接,以实现高校与中小学优质教师的双向互动,进一步增强数学教育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形成良好的研究与操作内循环,从而凝聚数学与应用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强大合力,为学生入职后成长为骨干教师、卓越教师、教育家型教师奠定坚实基础。
(三)突出学科引领服务,增强反哺基础教育底力
党支部深刻认识到,优质的教师教育必须有强大的学科基础和支撑,要以学科的发展引领教师教育改革创新,提升服务基础教育的能力与水平。党支部本着“用最好的资源培养数学教育师范生”的理念,紧紧围绕数学教育理论研究、数学教育政策研究、数学教育实践研究三大领域,深度参与数学教育决策顶层设计,服务引领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承担省级以上教育科研项目30余项,承担或主要参与了学院“十三五”教育规划实施评估工作以及学院“十四五”教育规划等编制工作。党支部致力于建设数值模拟与仿真省级科研平台建设,及时将学科建设的新成果转化为反哺基础教育的有用资源,让学科建设“顶天”又“立地”。近年来,党支部党员分赴赣南各地教育部门、中小学开展教改实验、联合攻关,为地方提供订单式基础教育专业服务,在课堂教学、校本教研、教师成长、党建思政、三全育人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高质量、有影响、可推广的研究和实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