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积极引领带动师生投入学校及学院的中心工作,带头组织教研室老师全面参与了教学工作、科研工作、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等工作。
4.1 教学工作
(1) 在支部书记徐会林的带领下,支部教学竞赛团队近年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徐会林老师2018年获得第三届江西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一等奖,到严水仙老师2020年获第四届江西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一等奖,再到廖冬妮和周根娇老师2021年分别获得赣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一、二等奖,支部教学竞赛团队齐心协力,以老带新,不断提高团队的教学水平,同时也带动了教研室老师投入教学事业的热情。在团队的影响下,教研室全体青年教师都参加了学院组织的2021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2) 在支部党员严水仙的带领下,支部教学改革团队的工作蒸蒸日上。近两年来,教研室先后完成了2项省级教改课题和1项校级教改课题的结项工作,4项校级教改课题的立项工作。严水仙老师于2021年立项校级一流课程1门,经费15万元。严水仙、高淑京、王家林、桂绍辉领衔的《常微分方程》课程团队在2020年全省防疫期间线上教学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在团队的带动下,所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都成立了课程组,以课程组的方式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3) 在支部党员曹新教授的带领下,支部学科教学团队致力于师范生的课程建设及培养工作,得到了广泛认可。曹新教授于2020年主编出版《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教材,曾建国教授于2019年主编出版《数学解题策略选讲》教材。本科学生在近两年的全校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竞赛中累计获一等奖16项、二等奖20项。学科教学(数学)研究生在近两年的全校研究生教学技能竞赛中累计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4项。
4.2 科研工作
(1) 在支部党员高淑京教授的带领下,支部教师队伍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高淑京教授、牛善洲博士入选江西省“双千计划”,高淑京、王家林团队荣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近两年来,支部党员累计发表SCI收录的高水平论文18篇,其中SCI一区论文2篇,SCI二区论文8篇,SCI三区论文6篇,SCI四区论文2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级课题13项,累计科研经费达340余万元。
(2) 在支部书记徐会林及支部党员王家林的带领下,支部教师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支部先后主办了两次学术会议,分别是由支部书记徐会林于2019年12月组织的反问题理论与计算研讨会和由支部党员王家林副院长于2020年11月组织的非线性分析和偏微分方程研讨会。支部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积极鼓励党员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近两年,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并作学术报告10余人次,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30余人次。
4.3 专业建设
在支部党员王家林的带领下,在支部党员及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现为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在全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3,仅次于南昌大学和江西师范大学。
近两年,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原则,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积极申报了全国一流本科专业,参与了江西省第二轮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以及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目前,前两项工作还是评审过程中。师范专业认证工作已于2021年12月9-12日完成了教育部认证专家组的进校现场考查工作,认证专家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办学条件、师资队伍、质量保障、学生工作等方面进行了考查,我们的工作得到了专家组的一致好评。专业建设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支部党员王家林、桂绍辉、严水仙、徐会林等不计个人得失,勇于承担责任,带动教研室全体教师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建设工作,得到了全院师生的广泛认可。
此外,在支部党员王家林和曹新教授的分别带领下,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数学)学位点的工作也取得了较大发展。
4.4 人才培养
近年来,党支部积极深化党建引领,推动“三全”育人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学科竞赛、学生考研、创新训练等多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在学科竞赛方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及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2020年获一等奖13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26项,累计获奖57项;2021年获一等奖11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6项,累计获奖39项。在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2020年获全省一等奖4人次,全省二等奖10人次,全省三等奖5人次,2021年获全省一等奖1人次,全省二等奖1人次,全省三等奖7人次。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累计获得一等奖3人次,二等奖1人次,三等奖8人次。在近两年的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累计获得全国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6人次,三等奖5人次,全省一等奖8人次,二等奖25人次,三等奖31人次。
在学生考研方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考研的氛围越来越好,考研率也得到明显提升。2020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43人,考研率为26%,其中16级3班考研率41%,创自然班考研率新高。2021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49人,考研率达33%。其中17级1班考研率48%,再创自然班考研率新高。数学专业研究生2020年考取博士5人,考博率达56%,创全校考博率新高,2021年考取博士2人,考博率达20%。
在创新创业方面,支部党员教师积极带领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近两年来,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项。通过创新创业训练,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本科生近两年参与发表学术论文6篇。
4.5 社会服务
支部充分发挥师范专业的优势,积极与赣南地区的中小学进行对接,助力培养中小学数学教师,为老区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党支部以培养学生从教技能为主线,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重点,以顶岗实习支教工程为抓手,利用“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协作的教师教育共同体,积极开展职前训练,完成了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及绝大部分学生的顶岗支教实习。近两年来,数学与应用专业共有284名师范生赴各实习学校开展顶岗实习,其中2020届165人、2021届119人。
党支部充分发挥支部党员数学教育的科研优势,致力于服务赣南地区的中学数学教育事业。在学院的倡导下,支部组建了党员教授博士服务团,深入中学调研咨询,对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给予了持之以恒的指导。近两年来,分别为赣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赣州市第三、四中学、赣县中学、兴国中学、南康中学等学校提供了数学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及教育教学改革指导。服务团成员经常走近各个中学,通过与教师座谈、现场论证等方式,指导中学数学教师进行课题的选题,申报书的撰写,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持续地给予指导,为帮助中学提升内涵发展的软实力给予了实质性的帮助。
近两年来,在支部党员曹新教授的带领下,支部学科教学团队承担了“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同课异构”主题送教下乡(小学、初中数学)、中小学青年教师助力送教下乡(小学、初中数学)、江西省特岗教师培训、江西省新入职教师培训等项目,为地方中小学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水平、助力专业发展提供服务。近两年来,培养国培学员共445人,其中2020年培养240人,2021年培养205人。
支部党员高淑京教授作为全国优秀教师、全省优秀共产党员,领衔“江西省数值模拟与仿真技术重点实验室动力系统研究室”,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被授予“江西省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高淑京团队积极开展“鄱阳湖区血吸虫病动力学模型与防治评测研究”,为当地血吸虫防治做出了积极贡献;该团队还立足赣南红土地,对接赣南经济发展的主攻产业,积极开展“柑橘黄龙病的数学建模及其综合治理研究——以赣南脐橙为例”课题研究,助力赣南老区人民发展脐橙产业实现脱贫,为赣州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为响应教育部关于大学生暑期基层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深入基层宣传和践行党的精神,党员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走进全南县陂头镇,为推动乡村振兴、文明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在三下乡实践活动中,攻坚克难、团结协力,争做乡村振兴的“先锋队”和“排头兵”,多方面推动乡村发展。实践服务团走进陂头镇长城社区扶贫工厂,了解脱贫真定义;在当地开展文化调研学习,宣传赣南老区特有的农耕文化、客家民俗文化;在社区服务站的儿童之家的留守儿童开设兴趣课堂,组织益智游戏、党史问答,学习并重温革命历程,将革命精神融入生活,弘扬文化革命风范。